叶少勇 / 文
提 要:本文基于龙树的《中论颂》等著作,考察其哲学体系中的“缘起”概念,指出这一理论符合其虚无主义立场,即一切概念唯是空名而无所指对象。龙树的缘起观否定了缘生法的存在,而将“缘起”等同于空性的无生之理。
通过讨论龙树对“自性”的破斥和“空性”的主张,笔者上一篇文章(点击查看)将其哲学立场判摄为认识论虚无主义。借用“虚无主义”这一西哲词汇,是为了在现代语境中找一个接近龙树空观的概念。该词可能听起来刺耳。“断灭见者”(nāstika)或类似的名称在印度思想史上饱受批判,为佛教各部所不齿,汉传佛教也经常批判“顽空见”,但这些概念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虚无主义。
事实上,“断灭见”在印度并不是一个明确固定的立场,往往包含了误解甚至是歪曲污蔑。有时一个派别批判别的思想是断见,自己却也被另一派斥为断见。因此,一看到“虚无”的字眼,就以为是各部共斥的断见,则失之武断。“中观”或“中道”,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虚无主义。
笔者前文(点击查看)指出龙树空观的主旨是“无所有而空”,即众生所感所知的一切唯是概念空名而毫无对应存在,这与虚无主义颇为符合。那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第一,这一立场是否贯彻于龙树思想体系的始终,也就是说,龙树是否还有其他思想成份;
第二,龙树是否意识到了该立场所面临的难题,又如何为之辩护。
接下来笔者将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考察龙树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为了避免龙树著作真伪的争议,这里以《中论颂》为主要参考,也引用了《六十如理颂》、《七十空性颂》和《回诤论》等几部争议较少的作品。
一、“缘起”与“缘生法”的区别
“缘起”是佛教的关键概念,在龙树哲学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缘起”常被解释为“生灭不住”,似乎并不符合龙树“无所有而空”的虚无主义立场。
佛教梵文原典中围绕缘起的论题分别使用了两个词汇,一个是抽象名词pratītyasamutpāda,这里依玄奘译作“缘起”,另一个是形容词pratītyasamutpanna,即依缘而起的、由缘所生的,常与“法”(dharma)字连用,这里也依玄奘译作“缘生(法)”。
图片
《中论颂》第24.18颂将作为抽象名词的“缘起”与同为抽象名词的“空性”(śūnyatā)等同起来,第24.19颂又用“空”(śūnya)这一形容词来限定缘生法。大乘佛教一般将“空”与“无自性”(niḥsvabhāva)视作同义,那么按照上述形容词与名词的对应规律,可以构造出一个抽象名词“无自性性”(*niḥsvabhāvatva),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三组相互关联的概念。大乘经特别是般若经常将“空”和“空性”二词用于两个句式,由此就可以将三组概念串连起来:
(1) 一切法皆具有:空性/无自性性/缘起[为其相]。
梵文构拟:sarvadharmāṇāṃśūnyatā/niḥsvabhāvatvam/pratītyasamutpādaḥ
(2) 一切法皆是:空/无自性/缘生法。
梵文构拟:sarvadharmāḥśūnyāḥ/niḥsvabhāvāḥ/pratītyasamutpannāḥ
上述两个句式表达的意义完全一致,唯词汇句法有别。“/”后的词都可以代入替换“空性”或“空”,而句意仍然符合大乘教理,很多说法也可以在般若经中找到支持(梵本参《小品般若》,Vaidya,1960:173.14-15,157.1;《二万五千颂般若》,Kimura,1986-2009,I-2:150.29-30;VI—VIII:45.17-18)。
这样,三组概念就十分齐整地对应起来,但如果将笔者主张的虚无主义立场代入“空”和“无自性”等概念,就会出现奇怪的现象。如果空无自性的意义就是毫无所有而无物可生,又怎么可以和“缘起”、“缘生法”等字面意义表“生”的概念对等互换呢?厘清这一问题,就要对龙树语境中“缘起”和“缘生法”的特定含义做一番考察。在此之前先来看一段佛经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定义。
[佛言]:“比丘!我将宣说'缘起’与'缘生法’。[…]
“何为'缘起’(pratītyasamutpādaḥ)?即是此有故彼起,由此之生而彼生。即是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有集起。所谓'以无明为缘而有行’,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法性(dharmatā)安住,是诸法安住之根本。于此如来自所觉悟证知,[…]而宣说此,教示此,即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乃至以生为缘而有老死。[…]因此,此法性、法住性、法定性、法如是、不虚妄、不变异、实有、谛实性、真实性、如实、不颠倒性、无相违性、此缘性、随顺缘起性,即说为'缘起’。
“何为'缘生法’(pratītyasamutpannādharmāḥ)?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等即说为'缘生法’。”
译自梵本《杂阿含·杂因诵·缘起经》(Tripāṭhī 1962:147-149)对应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王建伟、金晖2014,第2册第31—33页,与《大正藏》本差异较大。求译与上述梵本均属有部系统,上座部巴利语《相应部·缘起经》(SN 12.20)与此大同,唯多出对缘生法的“无常、有为、依缘而生、变坏为性、坏灭为性、消退为性、灭失为性”等限定语。
这段佛语出现在多个部派传本中,这里只取早期佛教缘起观的概要,而不涉入各部论争。其中对“缘起”与“缘生法”两个概念的定义,可分别总结为三点:
(1) 缘起是法性(dharmatā),是抽象原理或性质;
(2) 缘起是恒常不变的胜义真理,唯佛可见可说;
(3) 缘起的内容为:此有故彼起。
(1) 缘生法是法(dharma),是具体现象或事物;
(2) 缘生法是变化无常的现象,世人可得经历;
(3) 缘生法有生起。
二、缘起
龙树又如何阐述这两个概念呢?先看“缘起”:
我们主张彼缘起,
本身即是此空性。
(《中论颂》24.18ab)
若人观见于缘起,
彼者亦即是观见,
此等苦谛与集谛,
以及灭谛与道谛。
(《中论颂》24.40)
说缘起者牟尼王,
于彼我致恭敬礼。
由彼以此缘起理,
断离生起与灭坏。
(《六十如理颂》皈敬颂)
上述诸颂对缘起的阐发,与前引佛经三个要点中的前两点一致。首先,龙树将缘起视作是理,并且等同于空性,空性即是大乘主张的法性。第二,龙树视缘起为真理,见缘起即见四谛,佛说缘起而受敬拜,可知缘起绝非世人共见的俗理。而在第三点上龙树则观点有异:
即使此人执著于,
极细微物有生起,
此人即是无智者,
不见从缘而生义。
(《六十如理颂》12)
若人于彼有为法,
计执有生亦有灭,
彼等即是不了知,
缘起轮盘之运转。
(《六十如理颂》18)
经龙树阐释,缘起不再是依缘而生之性之理,而是无生之性之理,即无有少法依缘生起,这点是理解其缘起观的关键——只要见到一丝一毫的事物依缘生起,就恰恰没有理解缘起理。显然,这里的无生之理就是龙树所主张的空性之理,即毫无所有、无物生起。龙树将缘起与空性这两个概念对等起来,并非是用缘起的意义来开释空性,而是将空性的意义赋予缘起,使其背离字面义。
三、缘生法
我们再来看龙树对缘生法的解释。
既然无有任何法,
是不依缘而生起,
因此亦即不可能,
有任何法是不空。
(《中论颂》24.19)
若得彼彼此方生,
此即不以自性生。
此若不以自性生,
如何可说此者生?
(《六十如理颂》19)
了知真实胜者说:
依缘生者即无生。
(《六十如理颂》48)
这里龙树用了“法”(dharma)一字,表明他认同“缘生”是现象而非法性。龙树通常也认同缘生事物是世人可见的无常现象。因此,在前两点上与前引佛经一致。而在第三点上则又有分歧。龙树认为缘生法谈不上生,根本没有生过,即不存在:
若彼由因而生成,
离于诸缘则无住,
无有诸缘即散坏,
如何认为彼存在?
(《六十如理颂》39)
依于彼而彼生起,
亦不遮此世间理,
由缘生则无自性,
此如何有?此定是。
(《七十空性颂》71)
如果将龙树的推导过程归纳为:若法依缘而生即无自性,无自性即不存在,不存在则无生,便出现了逻辑问题。前端肯定了缘生现象,而末端结论则否定缘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运用前一篇文章(点击查看)提出的“封闭原则”,试将龙树此处的论证过程组织为归谬论式:
待破观点:有物依缘而生。
推论1:认为一物是有(即其概念有所指物),必认为其有自性(即被封闭的指示对象)。
推论2:认为一物生起,必然认同其观待因缘,也就不可能有自性。
结 论:“有物依缘而生”之说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
可见,前面那个貌似自相矛盾的推导,其实是混合了推论1和2这一对矛盾。因此,“若法依缘生”只是引述敌方观点,而非龙树陈述己见,正如前引《七十空性颂》71所说,“依于彼而彼生起”只是“世间理”。
笔者在前一篇文章(点击查看)中说过,龙树语境中的自性就是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龙树总能揪出一个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的静止孤立性与其须参与的运动变化之间的矛盾。以世人普遍认同的诸法依缘而生,就可以逼迫敌方就范,承认运动变化,必然与自性相抵触,这就为龙树的批判提供了可乘之机。龙树将这一世间道理引入其论证,却不予以肯定,而是导出矛盾使其自行消解。龙树主张一切空无自性,即一切概念皆无所指物,自然也包含了缘生法概念:
无论是从缘生起,
还是无缘而生起,
此业皆不可存在,
是故作者亦无有。
(《中论颂》17.29)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龙树会批判因缘(《中论颂》第1、20品),以及其间的观待关系(第10品)。虽然《中论颂》第26品解说了十二因缘,而对其与空性的关系却只字未提。有学者对该品有怀疑。该问题也同样困扰古代注家,例如《中论》青目释说该品是“声闻法入第一义道。”(《大正藏》第30册,第36页中第19行)《无畏疏》说是“依声闻乘教义解说胜义的悟入。”(D no. 3829,94b3)都主张该品是小乘而非大乘义。有鉴于此,这里笔者选择搁置这一品,不视之为龙树肯定缘生法的证据。实际上,《中论颂》3.7,8和《六十颂》10都明确否认了十二支的存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龙树的缘起观不仅不与其虚无主义立场相违背,反而只有以此立场才能合理解释。
后世的理论阐释给我们造成一个印象,以为龙树肯定因缘观待和生灭迁流。而如果逐句筛查龙树的原文,除了一个被解释为无生性的“缘起”概念,和一个存在性被否认了的“缘生法”概念,龙树再无其他的缘起观。
为了阐发大乘空义,龙树将缘起与空性划上等号,赋予其否定意味而背离其字面。这样的缘起所指示的不再是依缘而生的规律,而是一切法无生之性,是无有少法依缘而生之理。这一意义改换也由龙树对缘生法的态度所印证。龙树决然否认了缘生诸法的存在性,世间常识对缘生法的肯定只是被龙树暂加利用,为的是导出自相矛盾,揭露其荒谬性而使其自行消解。
由此看来,龙树语境中的缘起与缘生法实为一对反相关的概念。正如前引《六十如理颂》12所说:
即使此人执著于,
极细微物有生起,
此人即是无智者,
不见从缘而生义。
若见有法从缘生,恰恰不见缘起义,这一论断的逆否命题就是:见缘起义者,不见少法从缘生。正如《六十如理颂》23:
彼等若是能了知,
缘起离生亦离灭,
是则彼等能渡越,
诸见所成有之海。
因此,要理解龙树的缘起观,就必须区分缘起与缘生法两个概念,并且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反相关关系。遗憾的是,中观文献的汉藏译本大多未将此二词分开翻译。
最后,用图表示上面讨论的三组概念极其相互关系:
图片
| 图例说明 |
左边四个实线框表示这四个概念为龙树所肯定。其横向之间对等,纵向之间正相关(以平行锁链表示):具有空性的事物就是空的,具有无自性性的事物就是无自性的。
“缘起”的椭圆实线框表示这一概念虽被肯定,其内涵却被改换为否定,等同于“空性”和“无自性性”。“缘生法”的虚线方框表示虽未被改义,其存在性却遭龙树否认。中间的交叉锁链表示反相关。
“缘生法”至“无自性”的箭头表示从缘生的世间道理可以推导出无自性的结论,箭头是单向,反之不成立:由一个事物无自性并不能推出它的依缘生起。龙树说一个事物无自性,就是说它毫无所有,而不能推出它是依缘而生。
从上图可见,全部六个概念之中,只有“缘起”与“缘生法”两个概念字面上不含否定意。龙树以遮诠著称,无怪乎其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微细难解。
文章摘编自:
叶少勇:《龙树中观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世界哲学》2017年第2期,第148-159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